地震带是指地震集中发生及分布的地方。地球上主要有四处地震带。地震带皆位于板块交界处或者板块内部的断裂带上。
地震预测(earthquake prediction)是预测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、地点和规模。地震学家目前仍无法预测地震的确切发生时间,然而对地下构造了解的进步,科学家能透过震灾危害度评估,提供特定规模的地震在未来数年到数十年之间,发生在某区域的几率,以供建筑物和公共建设设定最低防震规范。
震源(英语:hypocenter),宏观上是指地震能量大量释放之处,而微观上是指首先发生地震波的地方,通常指地下岩层断裂错动的地区。
震源深度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,根据震源深度不同,可将天然地震分为浅源地震、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三种。
地震最新消息可以通过中国地震台网获取,地震发生时,首先要冷静,一定要找好掩体躲避,不能走楼梯和电梯逃生,要自然的蜷缩身体徒步离开,在地震摇晃时必须提早关火,保证自身生命安全。
地震是地球表层或表层下的振动所造成的地面震动,可由自然现象如地壳运动、火山活动及陨石撞击引起,亦可由人为活动如地下核试验造成,不过历史上主要的灾害性地震都由地壳的突然运动所造成。
地震来了可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,注意避开外墙体,玻璃窗等薄弱部位,并且可以使用枕头、被子等物,或直接用双手保护头部。主震过后,应迅速撤至户外,高层人员应尽量避免乘坐电梯。在室外可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,避免聚集在高层建筑及高压输电线下方。如在山区还要注意山崩和滚石,可寻找地势较高处躲避。
地震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地壳在板块运动的过程中累积应力,当地壳无法继续累积应力时,地壳会破裂,释放出地震波,使地面发生震动。